中国居民理财期望收益率偏高,仅三成人群能获10%以上年化收益

27%的居民不愿意持有产品在3个月以上,一半左右的人只能够接受3个月以内的亏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实习记者丨张灵霄

数量庞大的“小额账户”持有者投资理财状况如何?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高金”)联合蚂蚁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查报告》可以窥见一斑。

据了解,此次调查的契机在于当前居民理财需求与资本市场所提供服务之间的不平衡。支付宝上83%的高问卷回收率反映支付宝用户对投资理财的高度关注。

该报告认为,中国居民投资理财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投资配资偏好比较集中,且相对保守。中国家庭大都安排了家庭备用金或购买过保险;44%的居民无负债,少部分居民每月需还款额占家庭收入一半以上。

二是财务规划意识有待提高,仅有19%的人群做到了理财中最为基础的记账。

三是对理财的期望收益率偏高,超过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可事实上真正能够赚到的收益往往低于预期,只有30%的人能获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

四是短期投机的投资风格比较明显,追涨杀跌现象在中国居民投资理财中普遍存在。27%的居民不愿意持有产品在3个月以上,一半左右的人只能够接受3个月以内的亏损。

五是长期的价值投资习惯未养成,25%的用户实施了定投行为,而定投人群相对于非定投人群的优势已经显现。此外,定投行为受环境影响较大,一线城市定投比率较高。

六是实际理财收益和个人能力呈正比。有意思的是,报告表明,对自己理财能力更为自信的群体使用投顾比例更高,不使用投顾的群体对自己的能力反而缺乏信心。

资管新规实施后,客户需求持续增长,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有望迎来新的黄金十年。而另一侧面是随着居民理财需求日益增加,金融服务端应该如何匹配。

几家投顾公司代表聊到相关困境。如中国居民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虽大,但投资分布可用“二八法则”来形容。80%城市居民收入流向房地产,20%流向金融资产。 20%的金融资产中,存款、活期和银行理财占到了绝大多数,居民投向A股以及权益性资产占比并不高。

先锋领航投顾有限公司CEO张宇表示,投顾们发言时使用的往往是“投资”,而消费者更多的是用“买”。居民理财趋势正从储蓄转向投资,但消费者的心理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